離子色譜儀是分析陰/陽離子(如Cl?、NO??、Na?、K?)的核心設備,其長期穩定運行依賴于日常維護的規范性。掌握簡單有效的日常維護操作,不僅能減少儀器故障率,還能顯著提升分析數據的可靠性。以下為關鍵部件的日常維護教學要點。
一、流動相系統的維護:
流動相(淋洗液)是離子分離的“載體”,其純度直接影響基線穩定性與檢測靈敏度。每日使用前需檢查流動相儲液瓶:若使用超純水(電阻率≥18.2MΩ·cm)或現配淋洗液(如碳酸鈉-碳酸氫鈉體系),需確保無懸浮物或沉淀(可通過0.22μm濾膜過濾后再使用);儲液瓶內壁若有藻類或微生物滋生(表現為液體渾濁),需全部清洗并更換新液。
泵是流動相輸送的“心臟”,需每日觀察其運行狀態:檢查泵頭密封圈是否漏液(若有液體滲出,需及時更換氟橡膠或PEEK材質密封圈);運行前先以純水或低濃度淋洗液沖洗管路10-15分鐘(排除氣泡,避免氣泡進入檢測器產生尖峰噪聲);若發現壓力波動超過±10%(正常范圍根據柱壓設定),可能是管路堵塞或單向閥污染,需用5%-10%硝酸溶液超聲清洗管路(15-20分鐘)后恢復。
二、進樣系統的清潔:
自動進樣器的樣品針與流通池是易污染部位:每次進樣后,若樣品含高濃度鹽類或有機物(如土壤提取液、工業廢水),需用超純水沖洗進樣針5-10次(避免鹽結晶堵塞針孔);長期分析高硬度樣品(如地下水中的Ca²?、Mg²?),建議每周用稀硝酸(0.1mol/L)浸泡進樣針10分鐘,溶解金屬沉積物。
手動進樣時需注意六通閥的清潔:進樣前后用超純水沖洗定量環(通常為20-50μL),避免殘留樣品污染下一針;若發現進樣后基線漂移加劇,可能是六通閥轉子磨損(需聯系廠家更換)。

三、檢測器與色譜柱的保護:
電導檢測器是離子色譜的“眼睛”,其流通池需每日用超純水沖洗(避免淋洗液殘留導致背景電導升高);若檢測池內有氣泡(表現為基線高頻噪聲),可輕輕敲擊檢測器外殼或調整流通池位置排出氣泡。
色譜柱是分離的核心部件,需避免顆粒物或強保留物質污染:每日分析結束后,用10倍柱體積的超純水沖洗柱子(去除緩沖鹽殘留,防止柱內結晶);若分析含有機物樣品(如消毒副產物),需每周用0.1mol/L NaOH溶液沖洗柱子30分鐘(溶解有機污染物),再用超純水過渡至初始淋洗液。
四、其他細節:
實驗室環境需保持清潔(避免粉塵落入儀器內部),儀器周圍預留通風空間(防止散熱不良導致電路過熱);操作人員需佩戴手套(避免手上的油脂污染進樣針或色譜柱接頭);定期記錄儀器運行參數(如泵壓、基線噪聲、保留時間),通過對比歷史數據可快速發現潛在問題(如保留時間漂移可能提示色譜柱老化)。
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操作,實則是離子色譜儀長期穩定運行的基石。通過規范化的維護習慣,不僅能延長儀器使用壽命(如色譜柱壽命可提升30%-50%),更能確保每一次分析數據的準確可靠。